绵阳师范学院关于各基层教学组织开展
2024年度教研活动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依据学校印发的《关于统筹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组织生活、教研活动和工会活动的通知》的精神,结合2024年学校党政工作要点,现对2024年度教研活动安排如下。
一、教研活动宗旨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教研活动新格局,做新做实做细做深教研活动,以新教研助推新教改,以新教改助推本科教育教学新改革,支撑教师专业新发展,实现人才培养新质量。
二、教研活动时间
根据《关于统筹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组织生活、教研活动和工会活动的通知》的精神,每月统筹安排教研活动时间,各二级学院可以根据自身教育教学重点工作,灵活安排各基层教学组织教研活动时间,每月至少1次,每学期至少4次,每年至少8次。
三、教研活动主题
2024年度教研活动采取自然年统筹安排模式,学校“规定主题”、各二级学院“自定主题”与各基层教学组织“特色主题”有机结合。如有学校另行安排的主题,教务处另行通知,具体安排见下表。
教研活动 主题类型 |
教研活动主 题 |
教研活动开展基本要求 |
建议时间 |
次数 |
规定主题 |
主题1: 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年度教研活动计划制定 |
1.研讨各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现状、经验、问题以及未来建设计划。 2.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主持,全体成员参与讨论,制定2024年度教研活动计划。 |
3月 |
1次 |
规定主题 |
主题2:微专业及跨学科课程建设 |
1.围绕微专业建设进行探索与教学研究,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开展“项目式”“订单式”微专业培育与建设的研讨。 2.鼓励跨二级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组建微专业教学团队,鼓励学院和校内外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合作建设微专业。 3.充分利用校现有的学科、专业建设优势,推动微专业课程内涵的整合、跨学科课程的融合和校企联合,建设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核心课程。 |
4月 |
至少1次 |
规定主题 |
主题3:开展人才培养调研、“就业—招生—培养”联动研讨 |
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开展人才培养调研(包括中职职教师资培养、新专业申报、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优化、三学期制等)。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包括面向本校教师、教学管理者、在校学生的内部调研,及面向用人单位、政府机关、行业企业、同类高校、科研院所、校友等利益相关者的外部调研。 2.深化“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推动专业设置、学生知识结构同社会就业结构相匹配,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人才培养与就业的广泛适应性。 |
|
至少1次 |
规定主题 |
主题4: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
1.坚持“师范型”办学定位,开展职教师资培养调研,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与布局,促进学校应用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2.根据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政策和特点,不断加强教学模式方法改革,培育、建设职教师资专业,完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编写(修订)职教师资系列教材、创新“技术教育”职教师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元主体协同培养职教师资新机制、着力加强职业师范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信息化与师范技能、教师评价相互融合,体现“技术+师范特色”等。 |
5-6月 |
至少1次 |
规定主题 |
主题5:新一届教学成果奖培育 |
1.组织研读《绵阳师范学院教学成果奖评选和推荐实施办法》等文件,以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为依托,组织开展教学成果奖培育。 2.从各基层教学组织教育实践出发,总结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教书育人、教学改革、教学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举措,聚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或前沿问题,凝练教学实践中具有实效性、普适性的教学模式,凝练教学成果。 3.充分整合教学改革项目成果及资源,注重校内校外推广应用。 |
6-9月 |
至少1次 |
规定主题 |
主题6: 一流专业与一流课程建设,应用型品牌专业与应用型品牌课程建设 |
1.研讨的重点:如何体现一流课程、一流专业、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示范性和引领性?如何辐射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对在建专业、课程加强内涵建设和对课程建设成果的凝练,为汇报展示做准备。 2.各二级学院及基层教学组织结合在建的“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任务书,以示范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专业、课程、教材的常态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围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评价标准,筑牢质量意识,坚持内涵建设,深入研讨,统筹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4.对标一流课程,分类实施课程改革,强化基础课建设,优化课程建设机制,丰富教学资源,全面提升课程质量。 5.围绕“应用做实”办学要求,基于各专业前期应用型示范专业、应用型示范课程建设,瞄准2024年省教育厅应用型品牌专业与应用型品牌课程建设,提前谋划布局,孵化相关应用型“本科教学工程”项目。 |
|
至少1次 |
特色主题 |
基层教学组织自定 |
各基层教学组织结合《绵阳师范学院2024年党政工作计划》要点,结合本学院、本专业、本基层组织具体工作,统筹安排特色教研活动: 1.探索教育教学数字化研究。包括政策、课题及实施路径,资源研发与供给,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升师生数字素养等方面。鼓励与行业、企业、其他高校共建共享教育教学数字资源。 2.鼓励各基层教学组织与行业对接,联合开展“产教融合”“普职融通”等针对性教研活动。 3.已经申报校级虚拟教研室的基层教学组织,需依托虚拟教研室开展特色教研活动。 |
常态化建设 |
基层教学组织自定 |
四、教研活动原则
1.“规定主题”“自定主题”“特色主题”相结合。“规定主题”:根据学校统一要求研讨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的共性问题。“自定主题”:结合各二级学院及各基层教学组织在建“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统筹安排。“特色主题”:由不同基层教学组织安排凸显特色的教研活动。
2.线下教研与线上教研相结合。在传统线下教研活动的基础上,鼓励各个基层教学组织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线上教研,提升教研活动的便捷性和效率。已经申报校级虚拟教研室项目的基层教学组织,需积极开展虚拟教研室教研活动;尚未申报虚拟教研室的基层教学组织,通过积极开展线上教研活动,为申报“校级-省级-国家级”虚拟教研室积累支撑材料。
3.教研活动与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相结合。基层教学组织教研活动要为各级各类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提供研讨、分享、总结、申报的交流平台,各级各类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要为基层教学组织教研活动提供研讨的载体。各二级学院 、各基层教学组织及教师在建的“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尚未发布结题结论的项目),均需在基层教学组织做交流发言,每次教研活动可以安排同一类项目或不同类项目多人交流。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主持人在教研活动中交流发言的佐证材料将作为质量工程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的支撑材料之一。
五、教研活动要求
1.各基层教学组织将教研活动“规定主题”“自定主题”“特色主题”相结合,统筹规划2024年度教研活动,填写《基层教学组织教研活动活动计划简表》(附件1),各二级学院填写《二级学院基层教学组织教研活动计划汇总表》(附件2)。
2.各基层教学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务必做到有记录、有总结、有实效、有宣传。各基层教学组织对教研活动过程性记录材料进行归档、教研活动开展情况要及时在学校、教务处和学院网站进行报道。供不同学院、基层教学组织学习借鉴。
3.各二级学院要加强对教研活动的计划指导、时间保障、经费支持和监督检查,杜绝“有计划、无教研,有教研、无实效”的情况。
4.基层教学组织活动的制定、过程执行、总结材料、经学校采纳的简报(会在教务处网站进行宣传)等,将作为对基层教学组织评价、考核的主要依据。
六、教研活动材料提交
1.请各基层教学组织组织“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年度教研活动计划制定”专题教研活动,研讨制定2024年度教研活动计划,3月31日前向教务处提交电子版《基层教学组织教研活动活动计划简表》(附件1)、《二级学院基层教学组织教研活动计划汇总表》(附件2),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
2.本年度11月20日前,以二级学院为单位整体提交如下资料:(1)各二级学院教研活动开展情况总结1份(电子版、纸质版盖章);(2)基层教学组织教研活动支撑材料(各基层教学组织教研活动开展的过程记录、代表性照片、宣传报道材料等,上述所有提交材料只提交电子版,并发送指定邮箱。(3)纸质材料由各基层教学组织各自存档,无需提交。(4)基础教学组织开展活动简报,经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审核可上传学院网站,或经教务处审核,可上传学校网站。
3.材料提交联系人:余老师,电话:69700,邮箱:jwcjyk123321125@126.com。
附件:1.基层教学组织教研活动活动计划简表
2.二级学院基层教学组织教研活动计划汇总表
教务处
2024年3月13日